“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技能高级研修班”在京成功举办,助力教育智能化转型
2025-4-14 22:33:53 活动 浏览量 :



2025年411日至13日,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智库联合主办,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劳动与科技工程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华大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科创学部承办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技能高级研修班”在北京邮电大学圆满举行。本次研修班聚焦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吸引了来自全国中小学和职业院校的校长、一线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踊跃参与,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在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教育的方式与形态,为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研修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人工智能应用技能,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大咖云集,共启人工智能教育新征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顾问刘嘉麒教授,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邢乃贵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杨洁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陈光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李思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空天信息科技联合创新中心副主任肖波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陈科良副教授,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吴东凝副秘书长,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周芮西博士等嘉宾出席。他们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鼓励学员们积极学习、深入探索,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推动教育智能化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嘉麒院士在讲话中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挑战。希望通过这次研修班,大家能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邢乃贵研究员强调了人工智能教育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他说:“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人工智能素养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我们举办这次研修班,就是要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升大家的人工智能应用技能,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

杨洁教授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她提到:“北京邮电大学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通过与各方的合作,将这些经验分享给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

多元课程,深度剖析人工智能教育精髓

本次研修班课程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了人工智能教育政策解读、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智能教育工具应用等多个方面。他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

六场人工智能专题报告、精彩纷呈:

杨洁教授带来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主题讲座。杨洁教授深入解读了AI通识教育在当下政策背景下的重要意义及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并分享了北邮在AI通识教育方面的探索历程。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AI在大前》等青少年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并与主创老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对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陈科良副教授介绍了大中小一体化数智教育平台。通过“红雁助学”案例,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的北邮方案,并带领大家进行实操演练,体验了“红雁助学”在学科辅导、远程授课等方面的强大功能,为教育工作者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助力基础教育的新路径。

陈光副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备课”为主题,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DeepSeek等工具辅助备课、优化课堂互动以及改进作业反馈等教学环节。在工作坊中,教师们围绕所授科目,运用AI工具完成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制作,并进行了成果分享,切实感受到了AI工具对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显著作用。

周芮西博士带来的“人工智能素养高阶培训”,以《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为基础,系统讲解了大模型、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前沿应用。在工作坊中,教师们利用大模型应用开展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对大模型的应用能力,还探索了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大模型工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肖波副教授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管理”的主题分享中,解读了国家相关政策,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各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北邮在教育管理中的相关工作。分组研讨环节中,各学校代表积极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利用AI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李思副教授则聚焦于“人工智能赋能新媒体教学”,介绍了DeepSeek+白日梦生成创意视频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们在工作坊中围绕所授科目,运用AI工具完成相关图像、视频的生成并进行展示,拓展了新媒体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交流研讨,碰撞人工智能教育思想火花

除了精彩的课程讲授,研修班还设置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互动环节,为学员们提供了充分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学员们围绕人工智能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在小组讨论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员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有的学员提出,在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等方式加以解决;有的学员则分享了自己学校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开设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参加人工智能竞赛等,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案例分析环节,学员们针对一些典型的人工智能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经过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技能高级研修班”圆满落下帷幕。在结业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教授、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邢乃贵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杨洁教授为参加研修班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对他们在研修期间的学习表现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研修班的学习,他们对人工智能教育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应用技能,还开阔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回到学校后,他们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技能高级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全国中小学和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对于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教育必将在我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二期研修活动即将开启,将采取线上与线下相融合,诚邀新学员们积极参加,不断提升自身的人工智能素养和应用技能,助力我国人工智能教育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