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林,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校长、山东省优秀教师
劳动环境建设是劳动教育特色化和情境化的校本化表达,对实施完整的劳动教育起着积极的协调和促进作用,所以劳动教育环境建设策略应关注个性化、系统化、多元化。
一是劳动环境建设应彰显个性化教育主题。劳动场所打造应借助物质环境传递劳动思想,表达劳动文化。例如,学校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实践、劳动场域建设就要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中的劳动元素,凸显工艺劳动中的民族魅力、节庆劳动中的民族情感、民生劳动中的民族精神,赋予劳动场域民族化、个性化的劳动内涵,将文化融入劳动的经历,真正让劳动因文化的参与更有价值意蕴,实现劳动文化场建设的校本化表达。
二是要整体建构系统化劳动场域。劳动教育环境建设应对整体劳动教育体系进行全局关照,即要基于学校劳动理念的完整视野,依赖于劳动课程的整体架构,集中体现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例如,围绕“民俗劳动”这一主题,学校打造了系列劳动教育与民俗文化融合平台,即“中国趣”传统劳动游戏系列主题教室、“中华韵”工艺劳动系列制作坊、“民族情”民俗劳动系列研究室、“现代风”劳动生活系列体验馆,构建了一个兼具劳动教育系统性与学校文化协调一致性的劳动教育环境,整体呈现了学校劳动文化脉系。
三是多元化劳动场域协同作用。劳动环境建设要融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全方位、立体化创设劳动教育环境,让劳动价值观传递到各个教育环节之中,增强劳动教育渗透力。一是日常劳动搭建载体,让劳动与课堂融合、资源与教室对接、文化与生活对话、环境与教育协调。二是生产劳动创设基地。通过开辟校园劳动基地,承租校外实践基地,拓展社区服务基地,连接研学活动基地,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涵养劳动情怀。三是服务劳动拓展场域。培育校园劳动“童乐园”,奏响家校劳动“共鸣曲”,搭建社会劳动“大舞台”,以此承载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带给学生真实而有意义的劳动体验。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