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可伊 南京外国语学校
2016-8-10 17:53:59 学生 浏览量 :


【注:该生获得第三届IC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决赛壹等奖,当前就读于美国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


IC美国国际决赛感想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她去纽约,因为那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她去纽约,因为那是地狱。

不久前读到过这样一段文字,感触颇多。在去美国前,我大致结合背景材料思考了一下。这段文字出自1994年的一部经典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与很多大片相同,它讲述了一波三折的海外旅程,从一贫如洗到大富大贵,却也从恩恩爱爱到拔刀仇视;再从云端跌入谷底,起起落落,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因为每天每分每秒都是不可预测的。由此我猜测,爱一个人就送他/她去纽约,如果想要攀登人生的巅峰,在纽约的机会要远远大得多,因为这里充斥着太多的可能性。而同样,恨一个人也送去纽约,如果想让一个人三餐不济穷困潦倒,纽约同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站得越高,摔得也就更惨。眼花缭乱的快节奏生活,让人心力交瘁。实际上,纽约,可以说是一个缩影,一个代名词,一个美国强大的象征。

然而,在我到了纽约之后,一切似乎都和预想的起了冲突。

先谈谈落地时的第一感受吧。

小激动和小兴奋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是坐上大巴车却又是不一样的感受了。实际上,平静的纽约也是一座平凡的城市,从窗外望出去,蓝天白云下依旧是差不多的景物,错综的绿化,笔直的高速公路,郊区是安静祥和的。直到市区,望见曼哈顿高楼林立雄伟壮观时才惊醒明白这里是纽约,是繁华的大都市。表面风平浪静,里面波涛汹涌,这就是繁华的纽约么?

人们常常说,到另一个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文化的气息仿佛就在空气里,酝酿着特殊的氛围。海浪拍打着岸滩,自由女神像的背影风姿绰约,大约可以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形容。到另一个国度,似乎吟古诗有些不合时宜了。不过风的气息卷裹着海浪的咸味,也别有一番情趣。向海,而不是山;向沙滩,而不是公园;自由的感觉不仅来源于内心,也来自细节的设计。

我想,细节上的设计,是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的。国有孔子之风,碧瓦朱檐,雕梁画栋,磅礴之感浑然天成。而这里,精致的小别墅自然是一大特色。这里的窗子多是上下抽拉式的,也没有防盗栓,白色的框架简洁的设计有一种面向自然的活力。而房门外面一条小小的走廊摆上小沙发茶几,俨然是居家的模样,实在让人喜欢。大多小房子外的草坪配上整齐的绣球花,满满的自然艺术的气息,怎么会不给人自由舒适的向往呢?

当然了,设计远远不只这些,放眼我们走过的各大高校,耶鲁大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姐告诉我们在耶鲁,宿舍里是没有空调的。的确,如此恢宏大气的建筑,若是被安上笨重的空调外机箱,必定是会破坏整体的美感的。大理石不同于现在建筑常用的玻璃,有一种厚实庄重的感觉,从中能看出校园的积淀。想起一个故事,说暴发户和贵族的区别在于,暴发户一切的东西都是崭新的,而贵族,如红楼梦中的贾家,才有“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耶鲁大学里有一个古老的秋千,翠绿内敛的大树配上一个木头制的秋千板,这场景仿佛梦幻,有孩子一跳而上无忧无虑的嬉戏。忽然我就觉得,每一个大学并不只是我们所看到的高山仰止闻名天下,她还有着淡泊和朴实的内在,那里积淀着现如今已经被奢华之风排挤掉的纯粹。

谈到大学,不得不谈谈各个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这个挑选着说。到每一个学院,我们都会去新生典礼和毕业典礼举行的地方,有大草坪,有树林,被古老的建筑包围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州奥尔伯尼学院,中心喷泉与大水池的欢腾令人羡慕不已。近于泼水节的感觉,我们无法进入,却仿佛能看到那一片欢欣鼓舞的热闹场景。自由,奔放,我想这是为什么在国人的心目中,美国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模样。

然后,我想谈谈瀑布那一天。

尼加拉瓜大瀑布可以称是一个黑洞,永远具有无尽的魅力吸引群众前赴后继。就连刚刚离开的我,也渴望第二天再去感受那无与伦比的美丽。在瀑布那里拍到了很多非常美丽的照片。俗话说:远观而不可亵玩,大瀑布大概就属于这一类的。远远的看到水气肆意,承受漫天凉意滋润着皮肤。而近距离难以睁开双眼,乘坐轮船到近前,只能任由水扑打着衣服,难以窥其全貌。

最惊叹的大概也不仅是一泻千里的大瀑布,还有那一条安静宽阔的河流。去往那里的第二天早上,起了个大早,等候着地平线下的红日升起。湖面微微荡漾,光沿着水纹倾泻。红日东升,伴着海鸥群舞,木桥与远方的村庄融为一景,还是看图片来感受吧。此前我从未见过日出,也不懂得千万人起早奔赴山头海岸的心情,而现在我懂了,日出大概就是让我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以及初生的希望,又是新的一天。

谈谈最重要的比赛吧。

虽然俗话说,比赛第二,友谊第一。但是没有哪支队伍会不重视这场较量。我参加的无碳小车的项目。赛前,我们付出了很多辛苦。所幸因为先参加中国区复赛的缘故,为决赛的准备省下了不少的时间。但该花费的头脑和时间,却是一点也没少。首先是最重要的制作方面,虽然有老师的指导,但是我们仍然要拿起锯子拨弄木头,一次次试验。在制作中最关键的,是为了改良小车而作的创新设想。如在低的底盘上大半圆形的举托,车架上围成三角的侧托,车头的上翘木等等,还有为了避免失误而一次次大开脑洞作调整。这令我们打开了思维,增强了创新意识,还有注意细节不放过任何一次细微的漏洞。

船到桥头也不一定就会直。也许是由于来回路上颠簸,但更多的应该还是赖于我们自己检查及照顾的不当,比赛时还是出现了问题。过程完全被握紧的手和紧张的心充斥,眼中只有小车,出发,上坡,偏斜,翻落。由于橡胶轮子的变形,小车总是发生偏移的情况,这真是始料未及的事情。看着成绩远不如之前,队员们再次开脑洞,不断调整出发的角度在赛道上试验如何能尽可能的跑直线,虽然很困难过程也很辛苦,但是在不断努力下我们能控制小车降低偏转的角度。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在紧张的检查车子的过程中,车,又一次故障了。而通知我们上场的声音已经响起,固定轮子的轴承却有些松动了,这令我们非常着急。每次跑之前调试时间只有一分钟,远不够胶水凝固,没办法,只好先硬着头皮让小车先跑一次,成绩还是不如在国内好。第二次滴加了一些胶水,但是仍不甚理想,车子翻落时轴承也不堪重负,滑落了。虽然我们保住了一等奖,但是第三名以及我们的成绩却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这让我们相当失落。不过第一名和第二名也是非常有实力的队伍,他们的小车结构精巧,也是花了大功夫制作的。在互相的交流学习中,我们也收获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材料选取上的不足,以及思维方向上的漏洞。

赛后不必多言,反省和鼓舞后,我们依然欢乐的投入到下一程中,地球还在转,美国之行还在继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最后谈谈一些与人交流的感想。

首先是与陌生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国内常有人告诉我们,美国人很nice,大胆和他交谈。然而事实上,在大马路上人家也只会回你一句嗨,当然了他们也会给你一个大大的微笑。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对话是在酒店大厅中,一家带着孩子来到酒店。我和朋友特别喜欢小孩子,也就非常和善的和她打招呼,小孩子似乎有些羞涩,躲到了妈妈身后,非常可爱。我们和她的妈妈交谈许久,具体内容不一一赘述,但是他们的笑容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然后是和老师的交流。大赛委员会秘书长刑乃贵先生说了很多值得思考的话题。他提出了他对孔子,对人为什么活着等话题的认知。我不会全盘接收,也和他的观点有冲突。但我觉得争议是好事,人就是在辩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更准确地角度分析各个观点,更全面得看待整件事情。

我认为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时间积淀留下的问题。实际上对这个问题,我暂时还没有思考过深,但我相信一点,人活着有原因,别辜负了自己这一生。

在此要感谢我的带队老师——覃老师。他年龄较大了,但是依然带领我们十四个人万里迢迢来到美国。如他所说,他的一生经历很丰富,不枉此生,而我们从他的人生,尤其是他重点描述的西藏支教部分,受益匪浅。而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这些,有一天在车上,他坐在我旁边和我私下讲述了他在西藏想家的故事。他说:那样的日子很难熬,就一根一根的抽烟,抽得麻木了就好了。过节的时候回不去,学校里也冷冷清清的,他和同伴就出去到各家去转悠,西藏人民都很尊敬他们,喝杯酥油茶,敬酒一番,藉此安慰自己。想着我们以后也会出国,甚至在更远地方一个人生活,他觉得很心疼。对他的话我想了很久,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就像纽约的明天无法预测。

还有一路的朋友,同校的朋友们一路相伴,感情早已不必多言。还有新认识的朋友们,他们的谈吐学识以及他们带来的家乡特色文化也令局限在南京的我耳目一新。有一位山东济宁的朋友,与我们推心置腹的交谈了他对孔子文化的理解。来自孔子故乡济宁的朋友,与我们共同看星星聊天文地理,这些都让我觉得我的美国之行非常的愉悦、充实。